1. 填寫系上的期中教學問卷
2. Homework Show @ IPC 期中課程回顧
3. 2nd Diigtal Art Festival Taipei
4. 數位時代雜誌 N0. 162, 2007/11月, pp 186-187.
Joost 即將面臨重大挑戰
The Clock is Ticking for Joost, by Erick Schonfed
5. 同學提問與討論 Week11
6. 本週指定閱讀 : Chapter 6 Image Geometry (重讀)
2007年11月29日 星期四
Reading: Joost 即將面臨重大挑戰
數位時代雜誌, N0. 162, 2007/11月, pp 186-187.
Joost 即將面臨重大挑戰
The Clock is Ticking for Joost, by Erick Schonfed
Joost 即將面臨重大挑戰
The Clock is Ticking for Joost, by Erick Schonfed
2007年11月15日 星期四
Week 9: Neighborhood Processing (2)
1. 同學提問討論:
a. magic(N) or 洛書
Ignore the edges
Pad with zeros
2. 指定閱讀 Chapter 6 Image Geometry
3. [ 注意 ] 請同學撰寫一份期中報告, 繳交至 Homework Show @ IPC, 內容為描述自己在本課程前半學期的學習情形, 回顧自己哪方面表現不錯? 哪方面需要加強? 老師應加強哪些課程內容? 最後, 給自己的學習打成績。第 11 週課程我們將進行課程期中回顧。
a. magic(N) or 洛書
MAGIC Magic square.b. Edges of the Image
MAGIC(N) is an N-by-N matrix constructed from the integers 1 through N² with equal row, column, and diagonal sums. Produces valid magic squares for all N > 0 except N = 2.
Ignore the edges
Pad with zeros
2. 指定閱讀 Chapter 6 Image Geometry
3. [ 注意 ] 請同學撰寫一份期中報告, 繳交至 Homework Show @ IPC, 內容為描述自己在本課程前半學期的學習情形, 回顧自己哪方面表現不錯? 哪方面需要加強? 老師應加強哪些課程內容? 最後, 給自己的學習打成績。第 11 週課程我們將進行課程期中回顧。
2007年11月9日 星期五
Week 8: Neighborhood Processing (1)
1. 同學提問討論:
a. linear function
b. linear filter
2. 本週指定閱讀: 請繼續研讀 Chapter 5 Neighborhood Processing
a. linear function
b. linear filter
2. 本週指定閱讀: 請繼續研讀 Chapter 5 Neighborhood Processing
2007年11月5日 星期一
培養能力 vs 灌輸知識
這是一封在網路上流傳的 email, 原始作者已經不知道是誰了。
今天早上由一位英國保誠人壽的業務員寄給我, 文章內容很契合我的想法, 因此貼過來給同學參考。
人家是在培養能力,而我們是在灌輸知識
我兒子正在讀高二,考了一道歷史題:
成吉思汗的繼承人窩闊臺,公元哪一年死?最遠打到哪?
" 第二問"兒子答不出來,我幫他查找資料,所以到現在我都記得,是打到現在的匈牙利附近。
在一次偶然的機會,我發現美國世界史這道題目不是這樣考的。它的題目是這樣的:
成吉思汗的繼承人窩闊臺,當初如果沒有死,歐洲會發生什麼變化?
試從經濟、政治、社會三方面分析。
有個學生是這樣回答的:
這位蒙古領導人如果當初沒有死,那麼可怕的黑死病就不會被帶到歐洲去,後來才知道那個東西是老鼠身上的跳蚤引起的鼠疫。
但是六百多年前,黑死病在歐洲猖獗的時候,誰曉得這個叫做鼠疫。
如果沒有黑死病,神父跟修女就不會死亡。
神父跟修女如果沒有死亡,就不會懷疑上帝的存在。
如果沒有懷疑上帝的存在,就不會有意大利弗羅倫斯的文藝復興。
如果沒有文藝復興,西班牙、南歐就不會強大,西班牙無敵艦隊就不可能建立。
如果西班牙、意大利不夠強大,盎格魯─ 撒克遜會提早 200年強大,日耳曼會控制中歐,奧匈帝國就不可能存在。
教師一看,說:「 棒,分析得好。 」
但他們沒有分數,只有等級, A ! 其實這種題目老師是沒有標準答案的,可是大家都要思考。
不久前,我去了趟日本, 日本總是同我們在歷史問題上產生糾葛,所以我在日本很注意高中生的教科書。他們的教師給高中生布置了這樣一道題:
日本跟中國100 年打一次仗,19 世紀打了日清戰爭(我們叫甲午戰爭),20 世紀打了一場日中戰爭(我們叫做抗日戰爭),21 世紀如果日本跟中國開火,你認為大概是什麼時候?可能的遠因和近因在哪?如果日本贏了,是贏在什麼地方?輸了是輸在什麼條件上?分析之。
其中有個高中生是這樣分析的:
我們跟中國很可能在臺灣回到中國以後,有一場激戰。 臺灣如果回到中國,中國會把基隆與高雄封鎖,臺灣海峽就會變成中國的內海,我們的油輪就統統走右邊,走基隆和高雄的右邊。 這樣,會增加日本的運油成本。我們的石油從波斯灣出來跨過印度洋, 穿過馬六甲 海峽,上中國南海,跨臺灣海峽進東海,到日本海,這是石油生命線,中國政府如果把臺灣海峽封鎖起來,我們的貨輪一定要從那邊通過,我們的主力艦和驅逐艦就會出動,中國海軍一看到日本出兵,馬上就會上場,那就打!按照判斷,公元 2015 年至 2020 年之間,這場戰爭可能爆發。所以,我們現在就要做對華抗戰的準備。
我看其他學生的判斷,也都是中國跟日本的磨擦,會從東海開始,從臺灣海峽開始,時間判斷是 2015 年至 2020 年之間。
這種題目和答案都太可怕了。撇開政治因素來看這道題,我們的歷史教育就很有問題。翻開我們的教科書,題目是這樣出的:甲午戰爭是哪一年爆發的?簽訂的叫什麼條約?割讓多少土地?賠償多少銀兩?每個學生都努力做答案。
結果我們一天到晚研究什麼時候割讓遼東半島, 什麼時候丟了臺灣、澎湖、賠償二萬銀兩 1894 年爆發甲午戰爭,1895 年簽訂馬關條約,背得滾瓜爛熟,都是一大堆枯燥無味的數字。那又怎麼樣,反正都賠了嘛!銀兩都給了嘛!最主要的是將來可能會怎樣!
人家是在培養能力,而我們是在灌輸知識。
天啊!不能完全責怪孩子,應該反省的是我們大人。
今天早上由一位英國保誠人壽的業務員寄給我, 文章內容很契合我的想法, 因此貼過來給同學參考。
人家是在培養能力,而我們是在灌輸知識
我兒子正在讀高二,考了一道歷史題:
成吉思汗的繼承人窩闊臺,公元哪一年死?最遠打到哪?
" 第二問"兒子答不出來,我幫他查找資料,所以到現在我都記得,是打到現在的匈牙利附近。
在一次偶然的機會,我發現美國世界史這道題目不是這樣考的。它的題目是這樣的:
成吉思汗的繼承人窩闊臺,當初如果沒有死,歐洲會發生什麼變化?
試從經濟、政治、社會三方面分析。
有個學生是這樣回答的:
這位蒙古領導人如果當初沒有死,那麼可怕的黑死病就不會被帶到歐洲去,後來才知道那個東西是老鼠身上的跳蚤引起的鼠疫。
但是六百多年前,黑死病在歐洲猖獗的時候,誰曉得這個叫做鼠疫。
如果沒有黑死病,神父跟修女就不會死亡。
神父跟修女如果沒有死亡,就不會懷疑上帝的存在。
如果沒有懷疑上帝的存在,就不會有意大利弗羅倫斯的文藝復興。
如果沒有文藝復興,西班牙、南歐就不會強大,西班牙無敵艦隊就不可能建立。
如果西班牙、意大利不夠強大,盎格魯─ 撒克遜會提早 200年強大,日耳曼會控制中歐,奧匈帝國就不可能存在。
教師一看,說:「 棒,分析得好。 」
但他們沒有分數,只有等級, A ! 其實這種題目老師是沒有標準答案的,可是大家都要思考。
不久前,我去了趟日本, 日本總是同我們在歷史問題上產生糾葛,所以我在日本很注意高中生的教科書。他們的教師給高中生布置了這樣一道題:
日本跟中國100 年打一次仗,19 世紀打了日清戰爭(我們叫甲午戰爭),20 世紀打了一場日中戰爭(我們叫做抗日戰爭),21 世紀如果日本跟中國開火,你認為大概是什麼時候?可能的遠因和近因在哪?如果日本贏了,是贏在什麼地方?輸了是輸在什麼條件上?分析之。
其中有個高中生是這樣分析的:
我們跟中國很可能在臺灣回到中國以後,有一場激戰。 臺灣如果回到中國,中國會把基隆與高雄封鎖,臺灣海峽就會變成中國的內海,我們的油輪就統統走右邊,走基隆和高雄的右邊。 這樣,會增加日本的運油成本。我們的石油從波斯灣出來跨過印度洋, 穿過馬六甲 海峽,上中國南海,跨臺灣海峽進東海,到日本海,這是石油生命線,中國政府如果把臺灣海峽封鎖起來,我們的貨輪一定要從那邊通過,我們的主力艦和驅逐艦就會出動,中國海軍一看到日本出兵,馬上就會上場,那就打!按照判斷,公元 2015 年至 2020 年之間,這場戰爭可能爆發。所以,我們現在就要做對華抗戰的準備。
我看其他學生的判斷,也都是中國跟日本的磨擦,會從東海開始,從臺灣海峽開始,時間判斷是 2015 年至 2020 年之間。
這種題目和答案都太可怕了。撇開政治因素來看這道題,我們的歷史教育就很有問題。翻開我們的教科書,題目是這樣出的:甲午戰爭是哪一年爆發的?簽訂的叫什麼條約?割讓多少土地?賠償多少銀兩?每個學生都努力做答案。
結果我們一天到晚研究什麼時候割讓遼東半島, 什麼時候丟了臺灣、澎湖、賠償二萬銀兩 1894 年爆發甲午戰爭,1895 年簽訂馬關條約,背得滾瓜爛熟,都是一大堆枯燥無味的數字。那又怎麼樣,反正都賠了嘛!銀兩都給了嘛!最主要的是將來可能會怎樣!
人家是在培養能力,而我們是在灌輸知識。
天啊!不能完全責怪孩子,應該反省的是我們大人。
2007年11月1日 星期四
Week 7: Classmate Review!
1. 今天的課程主要是使用 學習分享系統 進行 第七週作業 評分。此次作業占總成績 20%,以A的數量為排序基礎。
成績公佈:
94360095 蔡佳儒 20 分
94360725 陳佳玉 20 分
94361180 蕭卉妤 19 分
94360184 邱怡瑄 18 分
94360034 李宛諭 18 分
94360786 何博欽 17 分
94360672 蔡智翔 17 分
94360743 陳威志 16 分
94361091 王世昭 15 分
94361064 賴柏翰 14 分
94360531 楊龍廉 14 分
94360326 劉彥鋒 14 分
94360875 溫俊翔 14 分
94361082 林豪鋒 13 分
94361135 王泰傑 12 分
94363143 花聖傑 12 分
94360105 闕士凱 11 分
94363665 鍾承儒 11 分
94363090 劉冠廷 10 分
94361046 鍾穆華 0 分
93360336 蔡函書 0 分
94360982 蔡康俊 0 分
94363152 謝瑞峰 0 分
94363656 陳昱群 0 分
93360965 鄭竣鴻 0 分
2. 由於每週課堂時間有限, 同學於 Homework Show @ IPC 提出的問題很多, 不可能在課堂上將所有的問題討論完畢。因此, 從下週起, 同學若希望我們在課堂上針對你提出的問題進行討論, 請在提出的問題旁用紅色字加註 [希望課堂討論], 我們保證優先討論該問題。同時, 該篇文章請加標籤 "class discussion"。
3. 下週指定閱讀範圍: Chapter 5 Neighborhood Processing
4. 匿名投票意見大調查
對 MATLAB 的第一印象為何 ?
驚豔 8 票 ( 32% )
好學 3 票 ( 12% )
不好學 3 票 ( 12% )
好用 9 票 ( 36% )
不好用 1 票 ( 4% )
好玩 4 票 ( 16% )
不好玩 5 票 ( 20% )
很方便 9 票 ( 36% )
不太習慣 12 票 ( 48% )
難以理解! 2 票 ( 8% )
這是什麼鬼東西! 3 票 ( 12% )
沒感覺! 0 票 ( 0% )
總投票數: 25
2007/10/14~25
成績公佈:
94360095 蔡佳儒 20 分
94360725 陳佳玉 20 分
94361180 蕭卉妤 19 分
94360184 邱怡瑄 18 分
94360034 李宛諭 18 分
94360786 何博欽 17 分
94360672 蔡智翔 17 分
94360743 陳威志 16 分
94361091 王世昭 15 分
94361064 賴柏翰 14 分
94360531 楊龍廉 14 分
94360326 劉彥鋒 14 分
94360875 溫俊翔 14 分
94361082 林豪鋒 13 分
94361135 王泰傑 12 分
94363143 花聖傑 12 分
94360105 闕士凱 11 分
94363665 鍾承儒 11 分
94363090 劉冠廷 10 分
94361046 鍾穆華 0 分
93360336 蔡函書 0 分
94360982 蔡康俊 0 分
94363152 謝瑞峰 0 分
94363656 陳昱群 0 分
93360965 鄭竣鴻 0 分
2. 由於每週課堂時間有限, 同學於 Homework Show @ IPC 提出的問題很多, 不可能在課堂上將所有的問題討論完畢。因此, 從下週起, 同學若希望我們在課堂上針對你提出的問題進行討論, 請在提出的問題旁用紅色字加註 [希望課堂討論], 我們保證優先討論該問題。同時, 該篇文章請加標籤 "class discussion"。
3. 下週指定閱讀範圍: Chapter 5 Neighborhood Processing
4. 匿名投票意見大調查
對 MATLAB 的第一印象為何 ?
驚豔 8 票 ( 32% )
好學 3 票 ( 12% )
不好學 3 票 ( 12% )
好用 9 票 ( 36% )
不好用 1 票 ( 4% )
好玩 4 票 ( 16% )
不好玩 5 票 ( 20% )
很方便 9 票 ( 36% )
不太習慣 12 票 ( 48% )
難以理解! 2 票 ( 8% )
這是什麼鬼東西! 3 票 ( 12% )
沒感覺! 0 票 ( 0% )
總投票數: 25
2007/10/14~25
訂閱:
文章 (Atom)